前段时间发布的文章:《那尔那茜事件告诉我们:没有考不上大学的孩子,只有不成器的父母》莫名收到投诉被删了,也都没多少阅读量。
这还是在核查通报之后,我就不明白了,还真是应了她《长安的荔枝》里的台词:谁敢欺负她啊。。。
看来这事估计也不好再继续聊了,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后续了。
就好像黄小姐一样,你看她主演的两部新剧《冰湖重生》和《人鱼》即将开播,丝毫没有什么影响。
230万的耳环、上亿别墅、父母生意频频被质疑,有关部门虽发布了通报,却避重就轻。
至今未正面回应几个核心问题:耳环真假?资金来源?是否有利益输送?
这时候,有人跳出来说:“她只是个孩子,不能罪及子女。”
好,那我们就问一句:如果可以享受父母带来的资源红利、借着家里的光入娱乐圈拍大戏、住豪宅、戴奢品,那么当舆论反噬的时候,凭什么立刻“划清界限”?
享受特权时不讲独立,出事了马上自称个体,这不是独立,这是选择性切割。
更讽刺的是在《人鱼》里,黄杨钿甜饰演的,是一个出身贫寒、因父母缺位而早早吃苦的女孩。在重重生活压力下,她挺身而出,协助警方破案,守护正义。
不得不说,这角色设定还真是“高难度表演”——毕竟一个戴230万耳环、背靠亿级资源的女孩,演穷人伸张正义,真是信念感都快演碎了。
当穷人花几十块钱买票,看富人演“穷人如何逆袭”的故事,这哪里是影视作品,这是赤裸裸的“消费现实”。
有人说,大家是在“仇富”。可问题是,真要仇富,为啥没人去骂马云、马化腾?为什么独独在这件事上“群情激奋”?
因为这不是简单的财富对比,而是大家都看到了——有些人从出生起就占据了赛道最前端,然后在媒体和资源的协同包装下,还能把这段捷径演成“寒门励志”。
对普通人来说,这不是刺激,这是羞辱。
当然,法理上讲,罪不及子女确实是一种文明进步。但前提是:子女也不能“吃红利”。
如果所有的资源、人脉、通道都因为父母而获得,那这个“独立”就成了空壳。
试想一下,成绩更好、能力更强的普通孩子,可能连试镜的机会都拿不到。
而黄杨钿甜,仅凭“家底”,就可以在一众天赋与努力的人中脱颖而出,资源滚滚而来。
“罪不及子女”的前提应该是“惠不及子女”吧。
讽刺的是,在讲“规则”与“人设”的娱乐圈,反而成了容忍灰色地带最多的地方。
艺人陷入争议,翻篇极快;舆论风头一过,项目立马开机,营销接上,热搜安排。
而当大众表达不满时,还总有人劝你:“不要太较真,她还只是个孩子。”
可我们都知道,她之所以能在这个年纪站上这舞台,从来不是靠天赋本身,而是被整个系统“抬着走”。
这才是很多人愤怒的根源——你可以有资源,但别一边踩在天梯上,一边喊“这都是靠我自己爬上来的”。
很多时候,真正让人寒心的,不是“她又拍戏了”,而是那些本该守住底线的制度、平台、话语,在关键时刻却集体噤声。
这让那些还在努力追梦的普通人,要如何相信“靠努力也能出头”?
60 品牌共同选择《赴山海》,大剧营销价值再升维
451娱乐新闻2025-09-20韩剧为了偷中餐文化,设计出大明厨师到朝鲜后,才学会做菜的剧情
286娱乐新闻2025-09-20全智贤新剧引发争议,网友呼吁尊重与理解
419娱乐新闻2025-09-20一边赚钱一边抹黑中国,全智贤《暴风圈》遭全网抵制!
618娱乐新闻2025-09-20没给编剧署名?《繁花》剧组:署了2千多人名,将公开前期筹备内容
460娱乐新闻2025-09-20全智贤风波闹大,代言评论区沦陷,网友高呼:滚出中国市场
164娱乐新闻2025-09-20全智贤新剧被抵制,豆瓣评分不断下跌,品牌方将其广告下架
366娱乐新闻2025-09-20TVB男星新剧演好人收获好评,自爆工作量大减影响收入,积极寻求其他发展
890娱乐新闻2025-09-20解读《赴山海》29位男角色,武学奇才萧秋水,断层领先燕狂徒
62娱乐新闻2025-09-20《繁花》到《灼灼韶华》,她气场强大让观众过目难忘,不愧是超模
806娱乐新闻2025-09-20为什么说《奔腾年代》的风流老头倪总的死是无解的死局?
825娱乐新闻2025-09-20《731》至少比吴京电影要高贵多了
835娱乐新闻2025-09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