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“再不警醒,恐怕连家底都要被人搬空了!”
2. 本月刚上线的两部韩剧《暴君的主厨》与《暴风圈》,迅速引发热议。剧中不仅充斥着对历史事实的肆意篡改,更公然丑化中国形象,令人瞠目结舌。
3. 其中一部虚构明朝使节潜入现代韩国,偷取所谓“大韩民国特制辣椒油”,败露后竟当场跪地求饶,情节荒诞至极。
4. 另一部则将中国人崇尚和平的理念恶意曲解,并刻意安排角色践踏带有特定文化符号的地毯,视觉冲击强烈却居心叵测。
5. 初时人们以为这只是个别创作者在作品中暗藏私货,影响有限。
6. 深入追查后才惊觉,这背后竟是一场系统性渗透——韩国资本早已悄然布局中国文娱产业的核心地带。
7. 韩资“抄底”中国文娱
8.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韩国MBK财团,其对中国文旅项目的收购手段堪称精准狠辣。
9. 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谁人不知?曾因经营混乱、游客稀少而陷入绝境,负债率高达92%,累计涉及诉讼案件多达546起,濒临破产清算边缘。
10. 就在此刻,MBK果断出手,以全现金方式完成100%股权收购,彻底接手这一“烫手山芋”。
11. 更惊人的是后续操作:仅投入约1亿元进行改造升级,核心策略是引入韩国知名IP“奶龙”作为主打元素。
12. 结果立竿见影,今年暑期园区客流同比激增68%,昔日亏损项目摇身一变成为盈利引擎,而这仅仅是个开端。
13. 回溯至2021年,MBK便已豪掷65亿元,成功控股武汉、成都、天津、青岛、郑州五座城市的海昌海洋公园66%股份,实质掌控了这些区域亲子娱乐市场的命脉。
14.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隐蔽的进入模式——从不公开宣传,专挑行业低谷期或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关键时刻出手。
15. 在长三角锁定苏州,在北方布局长三角门户青岛与直辖市天津,于中西部牢牢占据交通枢纽武汉和新一线重镇成都,战略布局极具战略眼光。
16. 接管后并不急于更换品牌标识,而是通过旗下子公司“海合安文旅”逐步推进内容替换与风格重塑,待公众察觉时,实际控制权早已易主。
17. 就像苏州华谊此次交易,若非工商登记信息更新曝光,谁能想到幕后操盘者竟是韩国资本?此前与横店的合作亦如此,韩媒提前半年造势,国内舆论却反应迟缓。
18. 若你以为他们的目标只是门票收入和游客流量,那就太过天真了。
19. 当韩资在中国站稳脚跟之后,一场关于文化归属的“隐形战争”早已悄然打响,从影视剧到主题乐园,处处可见文化身份被悄然置换的痕迹。
20. 文化挪用的“暗战”
21. 先看那两部引发争议的韩剧,其中埋藏的文化陷阱远比剧情本身更值得深思。
22. 《暴君的主厨》编造明朝使者盗取“韩国辣椒油”的桥段,但稍有历史常识者皆知,辣椒原产于美洲,明代中期才传入中国,而韩国本土并无辣椒种植传统,何来“韩国特供”之说?逻辑完全站不住脚。
23. 更令人愤慨的是《暴风圈》,剧中直接将大连的城市景观处理成破败不堪的街巷,营造负面观感;全智贤朗诵王维诗句,字幕竟标注为“朝鲜诗人所作”。
24. 林允儿发布的音乐视频中,满屏出现中国结、祥云纹样等典型中华元素,文案却宣称展现“韩国传统美学”,这种赤裸裸的文化窃取行为,无异于把观众当无知孩童欺骗。
25. 屏幕之外的主题乐园也在经历静默变革。前文提到的苏州华谊乐园,在MBK接管后不仅全面植入“奶龙IP”,原有的“科举夜游秀”也被大幅删减甚至重构。
26. 原本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被不断削弱,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韩式灯笼、牌坊与服饰展示,整体风格日趋韩化。
27. 更令人震惊的是,韩国媒体竟公开称横店影视城为“东方好莱坞(Dongyang Hollywood)”,试图重新定义这一中国影视地标。
28. 有剧组在明清宫苑拍摄古装戏份,后期制作时竟将场景标注为“李氏朝鲜王宫”,而该建筑群实为按北京故宫1:1复建而成,与朝鲜王朝毫无关联,篡改之大胆令人咋舌。
29.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,韩资已渗透至文化产业底层链条。已有韩国企业试图抢注“油泼辣子”商标,企图将其包装为“韩式料理”专属名称。
30. 而陕西地方特色美食“油泼面”的核心调味方式,却被强行归入韩国饮食体系。
31. 还有人将中国传承千年的榫卯工艺冠以“韩式木构技术”之名,在国际平台广泛传播,误导海外受众。
32. 最令人愤怒的是,部分韩国公司对中国网络小说进行深度改编后反向输出,所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内容均被替换为韩国元素,构建出一套脱离真实的历史叙事体系。
33. 这些动作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环环相扣的战略部署。
34. 先以韩剧潜移默化影响大众认知,再借助实体乐园强化错误印象,最终在法律层面抢注商标、篡改定义,实现文化所有权的“合法转移”。
35. 此前韩资大规模收购文旅资产,本质上正是为了搭建这样一个可操控的文化传播平台。
36. 如今终于看清,他们图谋的从来不只是短期经济收益,而是借这些实体空间与内容渠道,逐步抹除我们自身的文化印记。
37.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文化替代,比明火执仗的掠夺更具破坏力,也更难防范。
38. 因此,当我们识破这套运作机制后,单纯的情绪抵制已不足以应对。唯有深入剖析问题根源,才能真正守住民族文化的根本。
39. 破局之道
40. 首先必须正视自身防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。
41. 以监管为例,无论是MBK收购苏州华谊,还是拿下五大城市海昌股权,都是交易完成后才通过企业变更信息浮出水面。
42. 监管信息披露严重滞后,等到公众意识到风险时,外资早已完成控制链闭环,形成既定事实。
43. 再看本土运营能力,为何这些文旅项目会沦落到资不抵债的地步?
44.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独特IP支撑,运营管理粗放,导致盈利能力持续下滑,这才给了外资本金抄底的机会。
45. 尤其关键的是文化资产的数字确权机制缺位。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标志性建筑尚未建立权威的数字化档案。
46. 一旦遭遇恶意篡改,我们难以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证据予以反驳,处于被动地位。
47. 再看韩资采用的“软刀子”策略,表面是拯救濒危项目,实则是文化置换的温柔一刀。
48. 他们打着振兴园区的旗号注入资金,却用“奶龙”这类韩流IP取代原本的本土故事线。
49. 家庭游客尤其是儿童长期沉浸在这种环境中,潜移默化中逐渐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。
50. 更令人忧心的是年轻一代的成长环境。从小接触歪曲历史的韩剧,日常游玩的是去中国化设计的主题空间。
51. 时间久了,极易产生认知错乱,误以为某些文化符号源自韩国,这才是最深远的危害。
52. 所幸,破局的关键路径已经清晰。
53. 第一步应建立“文化合规审查”机制,凡涉及历史人物、地理标志、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引进或改造项目,必须前置审核。
54. 对存在歪曲、篡改行为的影视剧或文旅方案,一经发现立即叫停,绝不姑息。
55. 第二步要用科技手段捍卫文化主权。故宫已完成古建筑群的高精度三维建模并完成区块链存证,此举极具示范意义。
56. 横店影视城也应尽快启动明清宫苑等重点场景的数字确权工程,将每一根梁柱、每一块砖瓦的数据永久留存,形成不可篡改的技术铁证。
57. 第三步则是提升自我造血能力。亟需培育专注于文旅领域的本土产业基金,避免优质项目因短期资金困难被迫引入外资。
58. 同时要大力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超级IP,无论是《山海经》神话宇宙,还是三国英雄谱系,都具备世界级潜力。
59. 只要我们能打造出媲美“奶龙”的原创内容生态,就能从根本上打破外来文化的垄断。
60. 归根结底,守护文化根脉的关键,不在于封闭排斥,而在于自强不息。
61. 只有当我们的资本足够强大、创意足够出众、技术足够先进,才能真正掌握文化表达的话语权,让任何形式的身份篡改都无处遁形。
老外又在臆想?想要微软和索尼共同打造刀锋战士
332娱乐新闻2025-09-27赵又廷、金世佳、毛晓彤来北仑拍戏了!
980娱乐新闻2025-09-27丑化明朝的韩剧男女主,居然官宣来中国开见面会,真就是贴脸嘲讽
953娱乐新闻2025-09-27《许我耀眼》的播出打了多少资方的脸?真正的爆款,永远没法防爆
470娱乐新闻2025-09-27难怪韩剧如此嚣张!韩资隐秘收购大量国内文娱产业,扎根5大城市
116娱乐新闻2025-09-27英国男星加入《航海王》真人版剧集,造型好帅!
27娱乐新闻2025-09-27央视年代剧《灼灼韶华》:永远不要小瞧一个从不喊疼的女人
549电影新闻2025-09-27爱奇艺首播!24集刑侦剧来袭!陈建斌梅婷成泰燊领衔,烧脑悬疑
740电影新闻2025-09-27仅开播2小时,热度破14000,全网0差评,这部古装权谋剧要火了!
177电影新闻2025-09-279月30日央视八台开播!于和伟、吴越主演,39集战争大剧终于来了
345电影新闻2025-09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