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关于贾玲的讨论又热了起来。
从她缺席《王牌对王牌》开始,她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焦点。
而据悉,她之所以会缺席,主要是因为她要去拍电影。
一说拍电影,大家就会联想到她的代表作:《你好,李焕英》。
这部贾玲的处女作,在当年直接化身“刺客”,打败了一种竞争影片,成为了当年的票房扛把子。
大多数观众,都为其中所表现出的母女情所感动。
但说实话,贾玲骗了大家。
这部电影最感人的地方,完全不是母女情,而在于其他地方。
《你好,李焕英》这部电影,是贾玲给自己母亲的献礼。
在贾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一个月的时间里,她的母亲李焕英便不幸离世。
母亲的离世,就这样成为了她心里的疙瘩。
在没有成名的日夜里,她思念着她。
在功成名就的阳光下,她同样渴望着她。
但这个人,终究只能活在记忆里。
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,这个剧本出现在了贾玲的脑海中。
她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,并在最后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。
事实证明,她确实成功了。
这部电影,成为了催泪亲情电影的代表作。
某种意义上,她的母亲成了永生。
因为在看过电影的人心中,都会记得一个名字:李焕英。
贾玲用自己的努力,让李焕英的名字,进入了观众们的视野。
而这件事,最令人感动的地方,也恰恰在此。
人们记住的,是李焕英,而不是贾玲的母亲。
一直以来,这种冠名行为都很明显。
在中国式命名的习惯里,这种现象格外普遍。
“XXX的妻子”、“XXX的妈妈”、“XXX的女儿”...
这样的冠名行为,很好的将一个人隐形化了。
好似她并不是一个人,而只是一个身份。
而贾玲的做法,打破了这一现象。
她以平等对话的方式,真正塑造了“李焕英”。
在她的电影里,李焕英是她的妈妈,但更是她自己。
就像电影里所表现的一样:我希望你过得好,即使你的未来可能没有我。
这,就是最感人的地方。
她真的看到了这个人,一个完整的人。
而最近,却有另一部电影出现来恶心大众了。
在互联网上,有一个煎熬半生,又决定出走半生的退休旅行者:苏敏。
她的前半生,被困在家庭里。
而后半生,她决定找寻自我。
这是她出走的目的,更是她想要的人生主题。
但根据她改编的电影,竟然叫做《亲爱的妈妈》。
原型在逃离的,却被制片方强制的按了回去。
何其讽刺啊。
除了这部电影之外,还有一部改编电影。
这部电影,原型是“张桂梅”校长。
而这部电影,名叫《我本是高山》。
取自张桂梅的经典语录:
“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,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。”
“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,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!”
而这,才是我们需要的改编。
大家觉得呢?
苏敏:5年,20多万公里,500多个城市,我终于活成喜欢的样子
156娱乐新闻2025-10-01搭档完虞书欣又搭档赵露思,29岁的她又白又美很抢镜
742娱乐新闻2025-10-01一位00后导演的追风野心:中国也该有自己的风暴史诗
855娱乐新闻2025-10-01新剧杀青,肖战发帖:守着千万人能挺直腰杆说话的明天
849娱乐新闻2025-10-01中国导演,普遍不懂人性
950娱乐新闻2025-10-011.2亿搭了个铜锣湾,却讲不好一个故事,绝版阵容也救不了《风林火山》
815电影新闻2025-10-01《沉默的荣耀》:明牌开局、直钩钓鱼,吴石的计划才是无解的阳谋
726电影新闻2025-10-01《沉默的荣耀》开播,戳破了《潜伏》谎言,余则成原型绝不是吴石
419电影新闻2025-10-01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拍出了最难的一部分
820电影新闻2025-10-01126条评论26条差评,央视都看好《沉默的荣耀》,居然还有骂声?
633电影新闻2025-10-01